读《巨人的陨落》: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最近读完了历史小说《巨人的陨落》一套三册。《巨人的陨落》是英国爱伦•坡奖终身大师奖得主作家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第一部,以5个家族的视角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后宏大的世界图景。

今年我只看了一部小说,选了这一部实在太明智。

我下单这套书的主要动机是想了解更多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知识。虽然“世纪三部曲”是历史小说,存在大量虚构人物与情节,但同时也涵盖了很多真实历史人物,且肯・福莱特在定稿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校背景知识;这几册书全球畅销,但不怎么存在(至少我没注意到)来自评论家对其历史合理性的质疑。因此我倾向于相信小说绝大部分内容是合理的。

.

关于一战,国内中学历史课本上如是说:

1914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索,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这场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主要发生在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与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国)之间。

一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在历史课老师口中,一战是一个有序幕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的刺激但残酷的故事;世界上好似真的存在一条时间线,历史就是按着高潮迭起的剧本在这条时间线上时不时盖下一个戳——这个事件是导火索,那个是转折点,这个是尾声——现在可以深情地总结几句事件意义了。

.

但历史真是这样的吗?

.

我认为,或许《巨人的陨落》里描述得才更接近真实客观的历史进程。

.

对于还未读过“世纪三部曲”的读者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历史课本与《巨人的陨落》之间的差距就像是电视剧快进与你对自己日常生活感知的差距。

.

人与时空的复杂性

如果你只有一分钟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只能选择中学历史书的框架式格式化叙述;但其中脸谱化的历史人物形象,就像影子一样极度简化了真实人物的血肉细节。读罢只能像孩子一样给每个人贴上“好人”或“坏人”的二元标签——要么热忱洋溢地赞美,要么咬牙切齿地痛骂。

.

但一个真实的人以及 TA 存在过的那段时空却远比历史课本要复杂得多,我对这种复杂性深深着迷,也因此喜欢上了阅读试图还原一部分复杂性的“世纪三部曲”。

.

你可能从没想过……

压榨矿工剩余价值的英国伯爵,在面临战争时必须身先士卒,第一批上前线指挥作战。

在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家产的”重男轻女“传统制度下,看似男性是传统的获益者,但实际上儿子同时也连带负担了家族所有女性、小孩儿与佣人的开支消费,使得妻子、妹妹与三姑六婆不必外出工作也能消费得起来自巴黎的昂贵华服。

骄横美貌的俄国公主嫁给英国贵族后,也深知自己有绝不能不履行的妻子义务——丈夫的同床要求与多生儿子的指标。

出身贵族的英国女勋爵会为女性投票权而热情奔走,会为怀孕的单亲妈妈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但仍因为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对改革怀有不切实际的天真目标。

俄国贵族因农民强占了自己的土地而私刑绞死几人示威;十几年后,在俄国革命的推动下,愤怒已久的农民闯入贵族私宅,枪决了主人,一把火烧了豪宅。

农民工人依靠诚实辛勤劳动最多只能图温饱,利用小聪明和偷蒙拐骗才可能积累些许财物。

道貌岸然的神父也会拉下贫穷人家小男孩的裤子。

……

.

在近距离观察一个人、一群人、一段时空之后,你真的很难满怀信心地四处贴上自己手中的标签。人生与人性的复杂让人不得不审慎,不得不收起自大。

.

所谓历史节点与人生节点并不重要

《巨人的陨落》同时还验证了我长时间以来的一个假设:所谓「变化节点」并不重要,不管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人生中。

.

每个人都读过主人公“一夜长大”、“瞬间洗心革面”的经典叙事套路(storytelling)。我小时候也以为人生有一个这样的「成长瞬间」——在这瞬间之前,我还是傻乎乎的小孩儿;在这之后,我就完全成人了,可以自如应付生活的所有考验了!但我左等右等,很多年过去,我依然没等到属于自己的「成长瞬间」。倒是隔一段时间会因为经历了某件事而确认了一点「好像比以前聪明一点了」的感觉。

成长是积累的过程,而不是瞬变的刹那。

.

再比如,我们习惯的以知识的形式来学习历史。当谈到一战时,必会提到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末,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塞尔维亚被民族主义青年射杀,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听起来这就是历史长河中的瞩目节点啊!

但是,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不会发生了吗?历史没有假设,但我们可以通过搜集史实、逻辑推理来进行推测。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德国就已在谋划施里芬计划长达十几年;普法战争中大败的法国一心想要找机会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因为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冲突渐深;普法战争后欧洲逐渐形成两个对立阵营,一旦有任何局部冲突都会牵一发而动全欧洲;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史实都往火药包里添了新料,只要时机合适,任何事件都可以成为导火索,引发一战。

战争开端是积累火药等待时机,而非依赖于单点突变的“节点”。

节点也许是个偶然事件,并不重要,在节点来临前的势能积累才重要。

.

以“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的叙事套路学习历史无疑非常简单清晰,但往往忽略了现实的错综复杂。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时,该如何预测生活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呢?难道只有这几个节点才值得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