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周看了一本英国前妇产科医生写的畅销书《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专业度 vs 工具人
「虽然他们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还总爱把生生死死的玩笑挂在嘴边,但他们依旧是那个小孩子,高中毕业时武断地在大学申请表的“医学”一词旁打了个勾。他们是像你一样脆弱的人类。」
——这是本书读者很爱引用的一句书中原文。作者作为初级医生,工作强度极大,个人生活被无限挤压,此外还常常面对不被别人(包括病人、亲友、政客)当作「普通人」的精神压力。比如,当病人听说医生生病时,会惊讶道“原来医生也会生病啊!”;再比如领导认为,在值完十小时夜班的时候,医生依然能够以刚开始值班时的体力精力和水平做一场复杂接生手术;朋友熟人也会时不时不分场合地拿个人健康问题来“骚扰”医生。
是的,医生这个职业因为门槛高专业性强且事关生死,所以常常被脸谱化,被剥离普通人的属性,成了所谓的工具人。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会是像作者暗示的那样“重新把普通人属性归还给医生”吗?这个问题的矛盾之处在于,专业度高就必然意味着普通人属性被削弱。例如,文明人去看妇科或男科,并不会因为医生的性别而感到窘迫,因为他相信医生很「专业」,医生的性别并不影响诊疗过程,自己在医生面前只是所有病人中的一个,被医生检查身体与被普通人触碰身体相比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此时病人想起来,哦医生其实也是普通人,他也有其他普通人的人性弱点,他也会在检查身体时产生与医学无关与性别有关的看法和联想,他面对医学难题也会很脆弱也会判断失误。那这些想法是不是会反过来影响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呢?
专业即等同于削弱普通人属性。这不仅仅出现在医疗行业,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空姐的专业意味着在飞机遇到气流时,他不会像普通乘客那样陷入慌张忙乱,所以乘客可以信任他;警察的专业意味着他面对恶人恶事时不会像普通群众一样退缩逃跑,所以居民可以信任他;公司职员的专业意味着他在与讨厌的同事打交道时,依然可以把工作放在个人喜好前面,所以客户和老板可以信任他。说实话,就连作者一直攻击的政客也是脸谱化的“工具人”啊,挨骂不还口就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呢。
人人走向专业化是高度分工社会的必然结果,不然人类没有能力驾驭如此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但是,专业不代表就我们都必然要成为工具人。我觉得,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士还是自己只是个工具人,有时是由个人心态决定的。是“我工作是为了实现一点个人价值并同时获得一些可以用来改善生活的报酬”,还是“我不得不工作是这个吃人的社会在逼迫利用我”,还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任何观点,很多时候确实是个人思维方式的区别。
医疗资源有可能不再紧缺吗
很多医生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普遍会诟病的一点是医生工作强度过大。表面上看,就像作者所说,医院预算不够,人手永远不足,导致所有医生都不得不超长加班。然而这个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真的能靠“涨工资多招人回头再加所有人的税”来解决吗?我觉得很难。
我刚刚查了下OECD近两年的数据,从事医疗健康行业的从业人员占所有工作岗位的比例,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超过10%;在澳洲、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和美国,这个比例甚至已经超过13%。但我们平时在网络上可不乏听到对在这些国家预约医生和小手术不顺的吐槽。当发达经济体中所有就业人员中超过十分之一都在医疗行业工作的背景下,还依然解决不了医疗资源紧缺的困境,那还要再加多少人手才能让所有国民都及时获得医疗资源呢?很多医疗岗位也很难被机器替代,所以机器自动化似乎也不会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更何况,跟几百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医疗资源已经大大丰富。当然啦,在以前医疗资源可是个稀缺品,不是普通人就能随便使用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入,现代医学能治的病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病人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例子是心理疾病,以前大家全不当回事儿的“情绪问题”,在现在被逐渐越来越细致地诊断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那可不是凭空多出无数病人了么。不论怎样快速地增加心理医生供应,也不可能追上病人的增长数字。
而且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可谓是每个经过义务教育的人的信仰了。我们都相信,科学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健康问题,现在解决不了,那是因为人类的科研水平还不够发达,将来一定能解决。我们都不太能接受”世界上存在治不了的病“这个我们祖先习以为常几千年的观念了:不行,人定胜天,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有一天一定能治好。所以,医疗资源供应相对需求短缺将永远是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不得不被政治化的医疗问题
作者在书末还发表了《致卫生部长的一封公开信》。读之前我还好奇这位前医生会有什么好提议,读过之后我的心情:就这……?
作者对卫生部长的建议就是,来体验一下英国初级医生的真实生活,再制定与医疗有关的政策…… 政客难道是因为不了解医生的工作有多难才做出某些提议的吗?
有个社会学管理学概念叫做「wicked problem」,中文似乎译作“棘手问题”(我觉得这个翻译不是很好),指那些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复杂问题,因为信息和需求不完整相矛盾且总在变化,且我们难以承认这些情况(“a problem that is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solve because of incomplete, contradictory, and changing requirements that are often difficult to recognize”,抄自维基)。治理国家就是「wicked problem」的一个典型例子。政客的工作其实就是综合了解社会各方的需求和矛盾,尝试做出一些不那么糟糕的决定来缓解矛盾,推动发展。比如在医疗问题上,大部分依赖公费医疗的国民的需求是:我不想为一个预约等两个月!我不想去医院急诊还要等四五个小时!我不想因为自己的问题不严重就不被医护重视!我不管我就是要免费或低价但高效还态度好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呢,肯定不想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也不想免费加班,还不想花太多时间在写报告上,更不想因为一天看的病人太多而误诊其中任何一个。难道政客就不知道这些自相矛盾的需求吗?
由于医疗问题关乎民生,医疗资源紧缺也是个无法解决的困局,所以政客也只能像在平衡有一百零八个盘子的天平一样,预测哪边还能再多承受一点压力就把重量放到那里去。
小结
虽然好像看起来我没写多少好评,但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一是我很久都没看过像这样真能让人大笑出来的书了,二是对于非医护人员来说,从医生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在其中提出的问题该如何去看待,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存在,这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