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ading Year, 2022

Best reads of 2022

《Tiny habbits 福格行为模型》by BJ Fogg

《Infinite powers 微积分的力量》by Steven Strogatz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金钱心理学》by Morgan Housel

.

Here’s a list of books I’ve read in 2022 and my thoughts on each one of them —

Nonfiction

Personal Finances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Morgan Housel

我个人对这本投资理财书的推荐程度超过《小狗钱钱》和《穷爸富爸》。借鉴意义比后面这两本强很多,书的内容也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更近(出版于2020年)。

为什么投资理财这件纸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的事,每个人在生活中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呢——这是我读过的唯一把这个问题分析透彻的书!看完后改变了我对投资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作者不仅写关于钱的数据和概率,也写了数据之外的洞察,比如永远不要以为用历史经验就可以预测未来。

之前我推荐过Morgan Housel做客Tim Ferriss show的一期播客,不想直接看书的可以先去听那期节目,再看书。

Autobiography / Memoir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也许你该找人聊聊 | Lori Gottlieb

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几个发生在心理诊疗室的深刻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爱、亲密关系、脆弱、死亡、丧失、创伤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真诚、自我觉察、成长和改变的书。

作者本人的经历还挺不寻常的。本科毕业后去好莱坞当助理,在影视行业做了几年制作后不满足,于是去读医学院,几年之后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中途退学,然后去当记者写专栏文章。

(一个小插曲:37岁时和当时男友分手后意识到自己的生育期快要过去但还有找到合适伴侣,于是通过精子库在一两年后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快40岁的时候作者决定重返大学,修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又通过一段时间实习训练后终于在40+时正式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此时作者才感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calling!现在50多岁的Lori除了做心理咨询师外,同时写书写专栏上节目,这本《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也正在被改编成电视剧,可以说现在正是事业的新高峰!

这本书我也很推荐!书中写透了很多生活哲理。目睹别人剖析自我、接受现实、拥抱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而且作者写得很真诚动人,内容也很吸引人——很可能因为作者早年在影视行业工作的经历,这本书写得像剧本,画面感超强。

我在读到书中Julie的故事结尾时大哭。这也许是我看过的最美的关于死亡的故事,从没想过一个不幸的年轻人可以以这样的人生态度走上通向死亡的旅途。

Dear girls | Ali Wong

亚裔脱口秀演员Ali Wong写给两个女儿的一本个人回忆录。Audible上有声书是她本人朗读的,表演成分很加分。这本自传风格轻松欢乐但内容不乏深度。

我听完这本书后更佩服Ali了,她的存在同时突破了亚裔和女性普遍存在的一些短板,对亚裔女性形象的多样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另一个感慨:喜剧和幽默的力量很强大,可以让人在大笑中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有空多看看优秀喜剧作品,可以学习用幽默来化解、调剂生活中的不顺和乏味的能力。

Neuroscience

What’s going on in there?: how the brain and mind develop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life | Lise Eliot

这是一本神经科学家写的从受孕到5岁这段最关键的大脑发育期间重要的大脑发育里程碑,包括感官、运动技能、社会和情感行为以及注意力、语言、记忆、推理和智力等心理功能的演变。我从没读过像这本书这样虽面向大众,但写得非常专业详细却易懂的脑科学科普书,读起来对于脑科学爱好者来说特别过瘾!

唯一不足是这本书出版时间较长,缺乏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进展。但还是瑕不掩瑜。而且出版时间“久远”也有其好处:有些在现在估计算是政治不正确的人类智商研究发现,在这本书里还能读到。

We are our brains: from the womb to Alzheimer’s 我即我脑 | Dick Swaab

这两本讲脑科学的科普书我是一起看的,因为内容主题有很多重合,作者也都是专业人士。

然而两本书放在一起看会发现这两位作者(+背后编辑)的写作水平和专业态度相差很大。

《We are our brains》这本书很多地方都让人感觉像是没经过专业编辑之手,直接拿着作者手稿就印书了。大部分内容非常综述,没有引用文献。

《What’s going on in there》则写得严谨多了,引用加得很仔细。

举个例子,这两本书都提到妈妈孕期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性取向。《What’s going on in there》对这个假说,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可靠证据和其中原理讲起,论述动物实验对人类的参考性,以及目前学界所知的从人身上取得的有限论据。《We are our brains》却几乎在把这个假说当作理论来写,压根没提动物实验的事儿……

还有两位作者的专业态度和同理心也差距很大。

比如在孕期吸烟对胎儿的影响这一节——

《We are our brains》作者说完孕期吸烟的坏处和对医疗系统产生的负担后,最后加了一句,为了孩子健康难道不值得尝试戒烟吗?那高高在上的说教模样简直跃然纸上。作者难道不知道烟瘾酒瘾药物上瘾并不是一件想戒就能轻松快速戒掉的么……

《What’s going on in there》作者则是很专业地写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戒掉烟瘾,但如果能尽量减少摄入量,也总比完全不控制要好。然后还定量写了,在什么阶段吸烟的负面影响最大,为什么,如果不能全程不抽烟,那在哪个阶段抽烟的影响最小。

《What’s going on in there》是20多年前初版的,《We are our brains》是10年初版的。但后一本书的文风更像是那种离真实患者距离很远的上世纪权威人士的感觉……

Career Development / Self Improvement

Machiavelli for women | Stacey Vanek Smith

“写给职场女性的马基雅维利学”——一本最近出的新书,讲女性如何通过扬长避短获得职业成功。

和一些更老派的给职场女性的建议书(如《Nice girls don’t get the corner office》)相比,这本书明显更加现代。

作者引用了很多研究调查和数据,不仅写了职场中性别不平等的现状,还着重写了女性如何根据现实状况和自身优劣势调整职场策略以得到理想的结果,而不是一味地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场向男性思维、行动方式看齐。

比如我之前写的这条微博

这本书里实用的内容还挺多的,比如最后有一章专讲negotiation(女性相对男性的弱点技能之一),写了在升职加薪场景下的谈判技巧。我觉得这部分对于这个问题不是特别擅长的同学们会很有借鉴作用~

Tiny habbits 福格行为模型 | BJ Fogg

非常推荐这本讲行为模式的书!书里有好几个要点我看了后就好像一下子被打通了如何改掉坏习惯形成新习惯的任督二脉。

比如,习惯的形成不是靠重复xx天或达到什么频率,而是要靠直接引发积极情绪。

一个行为若能直接带来积极情绪,那很快就会形成习惯;相对地,一个行为若给人带来痛苦,那重复再多次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习惯。打通奖赏机制以形成新习惯的思路,以前并不是不知道,但并没有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看了这本书后我意识到了,大部分人不能形成新习惯的问题在于,一是把初始目标定得过高了,二是没有设计好能自己控制的奖赏机制,依赖于外界或不可控的大脑激素分泌作为奖赏。实际上奖赏机制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再通过把触发奖赏机制的行为门槛定得极低而主动开启正向循环。

另一个我很喜欢这本书理论的点:作者指出习惯的形成不能依靠内在或外在动机(motivation),而是要通过设计一个可控的行为模式,使我们能在动力最低的时刻也能去完成这个行为。比如,靠高内在动力才能完成的行为(如,没运动习惯的人想每天高强度运动30分钟)注定会很快失败;靠设立外部奖赏(“打卡满xx天就给自己买个啥”)也是不可持续的。

书里的很多要点,除了应用的自己生活中外,还可以用以帮助身边其他人做出改变(有一章专门讲这个),以及在产品设计上用来帮用户形成新行为。

作者有一期做客Guy Raz的播客节目“Wisdom from the top”聊这本书。没空看书的还可以听听那期播客,也覆盖了几个最重要论点。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 David Epstein

这本书讲了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没必要追求过早、过度的专业/技能细分,“赢在起跑线上”这类思想过时在哪里,以及充分探索不同职业发展路径,在成年后依然对灵活转换方向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人生不是线性的,有时为了更进一步之前必须要先下降一段。这一点以前聊到“爬山算法”的时候就写过

不过,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非线性上升的人生可能性,回到现实中大部分人还是挺难接受暂时性地落后于同龄人或目前自己的境况的。比如,因为焦虑沉没成本而无法对已经没啥前途或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放手。

有几个我自己实验下来很有效的方法可以让自己不那么被这种比较心态(social comparison)和焦虑沉默成本裹挟着止步不前——

  • 拉成比较的时间轴。人生很长,多设想5/10/20/30年后的自己,而不是下个月或明年的自己。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目前需要作出的选择。
  • 升级比较的对象。与其跟身边同龄人比来比去,不如跟大佬比。跟更厉害的人比起来,身边那些没啥格局的攀比内容(包、房子、孩子学校…)一下子就显得超级无聊了。

关于“与人比较”的话题,之前推荐过the Happiness Lab的一期播客,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再去听一听。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 Chris Voss

前FBI谈判专家写的一本经典谈判技巧书。每一章都结合了作者以前的真实工作经历写了一个具体的谈判沟通技巧(比如很多人现在都很熟悉的“mirroring”技巧,重复模仿对方的说话内容或风格以获得对方信任),可读性很强。

我读完后的一大感受:搞话术真是需要天赋。起码你要很享受这个过程:全程主动聆听一个你也许并不感兴趣的人在说什么,从中分析出对方的动机、所知信息和沟通风格,随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确保自己说出的每句话都能推动对话向自己想要的目标。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纳瓦尔宝典 | Naval Ravikant

这是一个Naval Ravikant的读者主动整理总结了Naval的经典推特内容并制成电子版免费发布在网上的一本书。主要是Naval对财富和幸福两大主题的一些简洁犀利的观点合集,包括以前互联网上很火的一篇来自Naval的“如何不靠运气致富”的内容。

有空时随手翻几页启发一下挺好的,但如果不能引发自己更深的思考,不能带来行为上的改变,读了也会以光速忘记。

Education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园丁与木匠 | Alison Gopnik

这不是一本基于个人经验主义的鸡汤育儿书,而是美国认知学家写的一本关于儿童发展的书。

作者的最主要观点:父母育儿的目标并不应该是像木匠一样把孩子雕刻成具体的模型,而是应该给孩子空间培养探索精神、创造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长大后有能力去应对多变的环境。

培养探索精神与创造力与人类经历的漫长童年息息相关。在宽松不功利的环境中玩耍、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学具体的知识,而是更基础更重要的认知能力,如社交技能、元认知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自身认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家长,不然可能也读不出好来……

Prepared: what kids need for a fulfilled life | Diane Tavenner

一本比尔盖茨推荐过的教育书籍。

作者Diane是美国一流公立学校系统Summit的创始人。

Summit学校系统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优秀的学生。Summit并不专门挑选优秀学生,却对所有学生都承诺让他们高中毕业并进入大学。Summit教育思想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不仅帮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更强调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启有意义的成年人生。

Summit的教育理念建立在三大基本方法之上:

  • self-directed learning 自主学习,
  • project-based learning 项目制学习,
  • mentoring 导师制度。

具体了解下来,summit很像是把运作良好的大学里的理想学习方式搬到中小学中去了。

Summit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力和品质,很多都是我从小所受教育里所缺乏的,尤其是自主、独立的能力。

我从小在学校里基本都是受到环境明确的推力在往前走,学习的道路方向都特别明确,没什么特别需要个人自主探索的部分。第一次没人管,必须得自己为人生选择完全负责的时刻是本科准备出国交换的时候。但那时面对要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境况时,第一反应不是激动好奇,而是害怕恐惧。

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会更早懂得自己想要追求什么,且拥有自主独立追求个人目标的勇气和能力。

Science

Infinite powers 微积分的力量 | Steven Strogatz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棒的数学科普书!

这本书特意读得比较慢,一是因为写得很好,阅读体验很快乐,所以不想太快看完;二是因为后面几章内容(偏微分方程、弦理论)很多都是我上学时没正经学过的知识,慢点读有助于理解。

这本书作者是康奈尔大学的数学教授,但他特别善于把复杂概念以非常形象生动的类比和例子解释给大众读者。比如下面这个极妙的类比——

「通过对这些预测和极其精确的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他们已经证明这个理论与现实的吻合程度达到了小数点后8位,优于亿分之一。这是一种说明该理论基本正确的奇特方式。我们通常很难找到有效的类比来解释这么大的数字,但我尝试着打这样一个比方:

1亿秒等于3.17年,要把某个结果精确到亿分之一,就像从此时此刻起,不借助时钟或闹钟,恰好在3.17年后的那一秒,精确地打出一个响指。」

用3.17年打一个响指的类比实在太妙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位专业人士,若是能学会作者向通俗读者讲解专业概念的几点沟通技巧,肯定会对你的工作本身大有裨益。

作者Steven Strogatz还写过另外3本数学科普书,都得过各种图书奖,以后有机会我得慢慢都看了。

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 Neil Tyson

美国知名天体物理学家兼科普作家Neil Tyson写的“给大忙人看的天体物理学书”。果然很薄,有声书才4小时。

Neil Tyson非常擅长把科学概念掰开揉碎以吸引人的方式讲给非专业人士听。这本书连中学生都能不费劲读懂。

Books from 37signals

去年继续刷了4本来自 37signals (一家小型软件公司,曾用名Basecamp) 的书,可见我心目中的梦中情司是什么样的了。

Rework | Jason Fried, DHH

《Rework》虽是Basecamp创始人和CTO 12年前出版的书,但里面的内容现在看来并不过时。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在想一个问题,经常我们说一家公司行或不行,比如管理水平、公司文化,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从《Rework》中,我学到一家优秀公司可以是这样的——

对事:

追求本质而非样子。

不惧怕放弃。

少开会。

少写计划。

早点开始ship something。

不盲目追求增长。

真诚。

对人:

把员工当作成年人看待。

创造一个人们可以自主独立工作,发挥潜力创造价值的良好环境,而不是想着要从外面挖个大人物来拯救灾难。

所有人都应该做事(而非单纯指挥别人做事)。

所有人都应该和用户有一点直接互动。

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 | Jason Fried, DHH

我从作者Jason Fried & DHH的文章里学到的最重要的思想:当你有不同于主流不同于别人的想法时,应该先去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如果成功了,那就完全没必要在意所谓“主流”的声音是什么。

不盲目扩张,不看市场占有率,不追求年年增长,不超时工作不打鸡血,不区别对待大客户,不写“企业3/5/10年计划”,不强迫老用户迁移到软件新版本——作者创业并不是为了不走寻常路而故意搞非主流,而是自己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就那样去做了。

Remote: office not required | DHH, Jason Fried

Basecamp作为一个二十几年前创立时就提供远程工作选项的公司,在这个话题上独具话语权。

作为一个远程工作至今已超过三年的人,我对书里写到的远程工作的优势、局限和优化方法还挺有感悟的。

远程工作方式并不是把所有人都从办公室里赶出去就行了。成功、可持续的远程工作方式需要很多对工作方法协作工具的具体测试、调整和创新。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这两三年因疫情不得不让员工远程工作,这个过程中发现这种工作模式的种种问题,于是计划在疫情结束后让大家重新回到办公室。但较少公司此时停下来反思,远程工作出现的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新的办法来解决优化,是不是一定要靠回归到传统办公室工作才行。而员工往往更倾向于时间地点都灵活的工作方式,所以现在在社会基本恢复常态之后,不少公司与员工在此议题上的矛盾还是挺激烈的。

这本书虽然是十年前写的,但两位作者作为一家成功的软件公司创始人/CTO,从创业之初就开始全员远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对工作方式的经验和思考,这些思考对现在的公司以及员工也很有参考意义。

比如,老板对远程工作的一大疑虑是担心员工不在自己眼皮底下就会摸鱼。但实际上,超时工作才是更应该担心的远程工作会带来的问题。

我自己也觉得是如此。因为在家工作很难区分私人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所以很容易一直想着工作上的事,导致超时工作。再加上灵活工作时间意味着你的同事可能会在不同时间段工作,这容易带来焦虑和愧疚感,觉得自己好像工作不够同事努力。这种愧疚感是我远程工作这几年来体会到的问题之一。

作者所提倡的远程工作方式并不仅仅是传统办公室工作的平行替代品,而是一种更文明更先进的人与人之间协作沟通,并共同创造价值的工作形式。

Getting real | Basecamp

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前十年,37signals靠7人的小开发团队在无外部投资和借债的前提下,先后发布5款成功的软件产品。这本书写的就是37signals的业务、设计、编程和营销理念和方法。虽然比其他来自37signals的只写理念的书更具体实用,但还是有点偏笼统。

Others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the beginning | Peter Zeihan

这是一本讲“去全球化”的新书,作者从交通物流、金融、能源、材料、制造业、农业几大行业的角度讲了他对接下来去全球化趋势的理解。

我觉得翻翻还不错,不仅可以通过数据来了解各大行业的现状和过去发展历史,从不同行业来看全球化至今对我们的巨大影响,还可以跟着作者思考一下接下来的世界有哪些危机和机会。

作者本人立场很明显,从情感上来说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不会太喜欢他提出的种种论点。反正就一听,当听评书,补充另一种你可能以前没想过的思路。

作者总体上对未来很悲观,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卖书营销策略吧,一说到世界末日大家都忍不住要凑来听一听了。人脑的认知偏差本就是如此,只讲正面新闻的媒体没多少人看,负面新闻才能挑动大部分人的情绪和注意力。

4000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 | Oliver Burkeman

一本讲时间管理的畅销书。这个话题真是经久不衰,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写这个话题,也都会出现畅销书,可见绝大部分书都没啥用,不然大家就不用再看新出的时间管理书了……

这本书的主要论点一句话总结:你不可能完成所有自己想做的事,当你选择去做a时,就等于放弃bcd等其他无限选项。时间管理的目标不是要去做更多的事,而是要做出“我要放弃什么”的选择。

道理也不复杂,书写得太洋洋洒洒,没必要花时间看完全书……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 Mark Manson

口水畅销书,没啥读的必要……

Fiction

我是你爸爸 | 王朔

王朔写得太好了,好到令我词穷。

如此细腻真实的中式父子关系,以几十年前中国社会变化为背景,在作者笔下生动有灵气。对马林生的内心世界描写得尤其深入真实,有几段让我觉得都能和他共情了……

前半截读起来会让读者不由自主地都站在儿子马锐这边,觉得当爹的马林生真是又自负又自卑。读到后面就慢慢体会到另一层事实,那就是马林生真的很爱儿子也很努力想要当好父亲这个角色,但当家长实在是太难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老百姓,做一份自己没体验过没学习过的终生工作(当家长),太难了。

结论:对难度系数剧增的人生没做好准备的时候,还是不要考虑孩子比较好……

红拂夜奔 | 王小波

惭愧直到现在才读过《红拂夜奔》。读过之后才懂为什么即使在王小波的众多作品中这部小说的地位也这么高。《红拂夜奔》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像是浓缩了几百年来无数个相似的中国人的影像,很多对话和情节似真实又似荒诞,似讽刺又似一本正经。

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确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很遗憾现在内地文坛半死不活,要看经典优秀的中文文学还是得往几十年前找。

爱食记 | 神圣午睡

最爱的微博博主之一 @神圣午睡 去年完结的新小说!一部和美食与爱情有关的都市轻喜剧,希望能早日被搬上荧幕。

Further reading

My Reading Year, 2021 (in Chinese)

My book recommendations, 2020 (Bilingual)

Tech book recommendations, 2020 (in English)

What I read in 2019 (in Chinese)

What I read in 2018 (in Chinese)

What I read in 2017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