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的语言并不单纯是思维的产物,我们的思维反过来会被语言所影响、塑造。」这并不是个新鲜的观点。
早在乔治奥威尔所写的反乌托邦政治小说《1984》中,就存在通过创造一种语言——新语Newspeak——来限制言论多样性乃至扼杀自由思想的举措。通过限制使用某些敏感词或刻意引导舆论方向来影响公众的思想,这是从古至今全世界的政治家都了然于心、并熟练运用的操纵技巧。
但不久前热映的一部电影《降临》又重新拉开了很多人对“语言反向塑造思维”的讨论。《降临》中的女主角通过学习外星人的语言,从而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超能力。认真地讲,这属于对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理论的错误应用——虽然理论上确实可以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都编写进文字里去,但预知未来这件事本身与语言基本无关。不过,语言能够反向塑造思维、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件事,还真的值得好好聊一聊。
说到认知语言学,这里就不得不提隐喻了。隐喻(metaphor)为认知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术语体系,可以说是后者的“高阶模型”。通过了解隐喻,尤其是神奇却不神秘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任何人都可以以科学的姿势,从中一窥人类语言的强大力量。
.
中文中常说的“比喻”在英语中具体分成了两类:隐喻(metaphor,也称暗喻)与明喻(simile)。两者的区别在于,隐喻中不会出现“xx像xx”这个明喻结构的标志。在我们的通常印象里,不管隐喻还是明喻,它们总是和修辞、写作、优美文风联系在一起。但存在着这样一大类的隐喻,它们与修辞无关,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甚至影响塑造了每一个人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这类隐喻就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隐喻的目的是“用A来理解B”,比如这句,「女人心,海底针」——针(A)谁都知道是什么,女人的心(B)却相对来说更难描述、理解;隐喻就是利用易于理解的事物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的、复杂的事物。再推广到概念隐喻——我们也能猜到了——在概念隐喻中,需要被理解的B是一个个“基础概念”(concepts),而非具体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借由了数量众多的概念隐喻才能做到快速理解周围环境和社会,但绝大部分的概念隐喻都隐藏在厚厚的思维幕布后面,不为人所察觉。
举个例子,“情绪”这个不好描述的抽象概念常常被我们以在空间上定位的方式来理解。情绪有高有低,我们会兴高采烈,会精神昂扬,会陷入低谷,会低落消沉——谁都能轻易理解这里的「高」对应着开心、积极的情绪,「低」则对应着难过、消极的情绪。可是细想一下,“情绪”这个抽象概念本身真的存在于空间维度上吗?「快乐是高的,难过是低的」——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概念隐喻。那为什么最初我们的语言中是「高」与快乐产生联系而不是「低」呢?原因倒是很好猜测:人在情绪好的时候身体往往是挺直向上的,在情绪差的时候身体往往是勾背耷拉的;所以用「高」来隐喻快乐、用「低」来隐喻难过,是非常合理且易于理解的。
.
人类对空间的感知是一种本能,从自己所在的位置去延伸理解周围环境,「前后、左右、上下、高低」,这些都是扎根在我们最底层意识中的认知。由于我们对空间的认知无比地基础、本能、常见,所以空间定位渗透到了许许多多基础抽象概念的理解中。上面的“情绪”概念就是一例。自然还存在着比“情绪”更加抽象更难描述的概念,“时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
时间既不可见也无法触摸,在钟表发明前,人类甚至还无法准确测量时间的单位;时间是单向的、持续的、无法逆转的;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时间,但却能看到时间留下的痕迹——春去秋来,人会衰老死亡,果实落在土里会腐烂消失。那我们究竟是如何来理解这抽象的时间的呢?这个疑问从与时间有关的语言表述中就可以略知一二:上周,后天,几年前,下个月……我们又是在用空间维度来描述时间!这便是有名的时间-空间隐喻(spacio-temporal metaphors)。
时间-空间隐喻广泛存在于不同语言中,但并不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出现的。比如,英文中主要使用横向的「前/后」来描述时间:good timesaheadof us, move meetingsforward, have main dishesbeforedessert, etc.;而中文里则并不仅限于横向(比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向的时间描述「上/下」也非常常见:上*周,下个月,上个学期*。那这种不同的时间-空间隐喻类型、会反过来影响讲不同母语的人对时间/空间的认知吗?曾有认知心理学家(Boroditski, 2001)做过这样有趣的实验:
召集两组被试,一组是英语母语者,一组是中文母语、长大后才学了英语的双语者;
每个参与者先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一张图片,再接着判断一句关于时间的描述是否正确;
图片只有两类,一类是像下面图1这样用两个横向物体表示先后顺序,另一类则是像图2这样用纵向来表示先后顺序;
一次实验中,参与者看过一张图片后,会接着看到这样一句话“March comes earlier than April.”,然后需要马上判断这句话的真假。
每个参与者都会多次重复以上步骤;
最后收集每人每次实验的判断反应时间(判断越快,反应时间越短)。
实验结果发现,英语母语者在看到横向排列的图片后,判断时间更短;而中文母语者相反,在看到纵向排列的图片后,判断时间更短。这也就是说,讲英语的人更倾向于把时间的早晚顺序想象成空间中横向的「前/后」,而讲中文的人则倾向于把时间的早晚顺序想象成空间中纵向的「上/下」。实验是在英文环境中进行的,这更说明了对于母语中文的人来说,即便是嘴上在“说英文”,脑子里却还是在“想中文”。
.
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确实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偏好。特别是对于抽象概念的认知,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概念隐喻来理解的,而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更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中。
上面描述的时间描述实验,其实还有下半部分。研究者还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了,即便是英语母语的人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形成“纵向”理解时间的思维方式。这说明思维方式当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啦!通过细心观察一种语言,可以一窥讲那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通过改变语言的表达内容与方式,可以反向塑造人的思维方式。
.
这也是我们平时应该认真对待自己所言所书的最重要原因吧——我们所说的话最先影响的是我们自己呢。
.
.
References:
Boroditsky, L. (2001)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 of time.Cognitive Psychology, 43: pp.1-22.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