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买买买的消费主义误区

原文来自我的一条微博(@思南说)随笔,发现有共鸣的读者不少,就在原文基础上扩展补充了更多内容在这儿发出来。

节制消费是一个我思考过很久的主题,所以写下这些并不怎么需要构思立论,其实一切都早已在脑中成型。

大多数(年轻)人在做消费决定时常陷入几大误区:

  • 忘记生活本身有成本

生存这件事是自带成本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成本并不低。除去必需的房租(或房贷)水电、出行吃喝,假设没有其他家庭成员要养活,还有应对生活中各种意外的成本,比如生病、遗失偷盗、罚单等等。这些都是百分百无法逃避的。很多人开始工作赚钱时会沉浸在拿自己收入来清空购物车的幻想中,但事实上很可能工作一个月,前 20 天都在赚生活的成本。

  • 拿个人单位时间收入与商品单价比较

以自己的单位时间收入来劝自己买买买,“反正只要工作几小时/天/周就赚回来了”——这种推理很流行,不仅在消费者那儿流行,更是商家口中的营销强效剂。然而,大多数人赚的只是固定薪水,能产生收入的工作时间只是一个月20天每天中的8小时而已,而没在赚钱的时间是实际工作时间的 3.5 倍(还没算休假)…… 在拥有稳定被动收入之前,没有人能时时刻刻赚钱,但所有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做到每时每刻花钱,包括你在睡觉的每一分钟(参见第一个误区)。

  • 以为买一件商品只是一次性支出

我相信所有人都经历过为一样商品或服务最终付出数倍于原价的成本之情况。比如,车、电器、电子产品的后续维修保养花费可能超过原价,遇到糟心产品服务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在与客服扯皮打交道上,买一样产品回家后发现还要再买其他配套商品才能用起来(e.g. 买了一双鞋子后发现需要再买套衣服才搭配 :),最后东西变成垃圾扔掉也是有成本的(比如德国日本的垃圾费)。当然,我并不是想说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不能“浪费”,在个人品味风格和消费习惯还没完全成熟之前,有些“冤枉”钱可能不得不花,甚至有时可以算作 learning experience。我只是想点出,当购买一件商品时,应该想到你即将付出的钱,绝不仅仅是标价而已。

当你彻底理解前三个误区后,就会对这句挠心销售台词“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几块钱,但一年后你有可能走向人生巅峰”开始免疫了。不妨先算算自己每天仅为保持生存状态的平摊生活成本,和自己在生活中拥有的所有物品的价值总和——新买一样东西真的只是轻飘飘的“一天几块钱”那么简单吗?

  • money spent is not money earned

能花出去的钱和能赚到的钱完全是两码事。最起码中间隔了一层税收,包括各种直接税和间接税。你花10块买到实际8块(减去消费税等)的东西,需要你先赚到15块的税前收入。实际上个人真正能支配的钱,肯定不足税前收入的一半……

  • 以为拥有一样东西付出的只是钱而已

拥有一样东西是需要持续付出心力的。为了保持家中整洁,为了筛选与个人风格气质需求相合的物品,一个人需要为自己所拥有、想拥有的物品付出很多心力。很多人开始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不只为省钱,还有为节省保存自己的心力,为照顾好自己已拥有的那些物品。

小结

当你看明白以上所有消费误区后,“买买买”这件事也许会突然变得没那么有吸引力。当然,爬出消费主义陷阱只靠这个还不够;下一阶段是实际体验到消费行为带来的短暂满足感,其实远不如工作赚钱和人生中其他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