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哪个更重要?

前几天在一个群里看到大家在讨论播客。有几个人提到《翻转电台》,认为主创李厚辰说教语气太重,听着很不舒服,所以不喜欢。我看到时有点惊讶,一是我不觉得李厚辰很说教;二是这类在互联网上很常见的争论再次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推了出来,不如今天来写写我的想法——“表达的内容与表达的方式,哪个更重要?”

根据我平时潜心上网获取的人肉取样,大部分网民在遇到具体事件时,都倾向用行动表达出“表达的方式比内容更重要”。比如,“这个博主说话阴阳怪气,管他说什么”,或者“不管他说什么,骂人就是不对”,或者“他已经这么诚恳了,还能说错了吗?”。可见相当多的人会下意识地以别人表达观点的方式来评判观点本身的价值。但若真的在脱离个例的情况下,把这个议题放在每个人眼前,逼他动用一点理性做出选择:

温柔好听的胡说八道和枯燥傲慢的智思真言,只能选一个,你要选哪个?

我觉得此时其中会有不少人会选择后者。再缩小下表达内容的领域,如果不是任一领域,而是生财之道或医疗保健,那肯定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后者。

就算个人不这么选,历史也会在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之间选择内容。你听说过任何一个人仅因为语气温柔态度友善而垂名青史吗?反倒是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脾气再怎么暴躁、人再怎么无礼也会被人容忍甚至写入名人趣闻。拿名人举例并非说平时上网冲浪还得拿思想家作家的标准来衡量网上言论,而是以极端情况来证明,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是表达的内容,而非表达的方式语气。作为普通人,就算没能力评判言论本身的价值高低,也确实没必要因为别人说话语气不讨喜而不假思索地全然否定他的观点。

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地基于表达的方式来评判表达的内容呢?当然啦,这个问题听着很像废话:自然所有人都天生爱听好听的话,不喜欢难听的话啦;就好像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夸自己,而不是批评自己。但问题在于,外界的大部分言论观点都不是在评价你这个个体,而是在表达、评论某个观点或某件事。如果能把“观点”与“持有该观点的个体”区分开,其实就已经可以减少很多烦恼了——当别人不赞同你的一个观点时,并不代表他在攻击你这个人。

另一方面,生活在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大家都习惯了接受“顾客就是上帝”的专业吹捧服务。加之近几年火起来的知识付费行业,在商业赚钱行为外披了一层“知识”的皮,使很多人习惯了一边享受和风细雨的“书童”服务一边沉浸在“长知识”的良好感觉中。但这些的核心依旧是商业行为啊,商业行为的中心是顾客,因为商家要最大程度地赚钱;而单纯的言论表达行为的中心是表达者自己,是他有感而发,是他有话要说,并不是特意以一群观众为目标带着特定目的地精心准备了一番言论——后者大家称之为演讲。

一个绝佳的例子就是微博上的科学科普博主 @GK同人于野(万维钢),同时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也有设付费专栏。他在微博上的观点常常很犀利尖锐,曾有网友留言,说觉得微博上的同人于野和付费专栏里的万维钢,仿佛是两个人。同人于野的回答是,他在付费专栏里是位“谦卑的知识服务者”。

最后,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内容重于方式呢?倒也不是。我认为这是个“亲疏有别”的议题。对于亲近的家人朋友,很多时候说话方式确实比内容重要。因为彼此亲近,自然会因对方的话语产生情绪评判,也会在意对方的感受,因此必然需要在意自己话语带给对方的感受。比如,应该没有父母喜欢听子女以嫌弃的语气劝自己戒烟吧。“吸烟有害健康”这个论点再正确也无法均衡家人厌烦语气带来的感情伤害。

初中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期类似“真心话”的综艺节目,节目组请一组父母一组孩子(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讨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双方,“父母想听真话还是甜话”。孩子那一组先回答,大家都统一认为是“真话”;接着父母那一组再回答自己的想法,结果在场几乎所有家长都说“甜话”,在场的孩子都震惊了……当时年幼的我也对此感到惊讶,有一种“被骗”的感觉——父母明明教育我们要诚实,但实际上却不想只听真话?

长大之后才渐渐明白,与最亲近的家人朋友之间,确实没必要想着占个言语的上风,关心对方就付诸实际行动,嘴上最多就停在善意的唠叨就行了。

——难道连朋友之间也不能提善意的批评、建设性的意见吗?

我的看法:一,你说的不一定对;二,对方不一定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三,“诤友”是一种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