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19岁的自己的9条忠告

这是一篇高考十周年纪念文。用以记录结束高考之后的这十年间,我学到的也许是最重要的几条人生经验。

  • Know your game.

每隔几个月,都花点时间想一想,我正在做的这件事的规则是什么,我想要赢的最佳策略是什么,这件事值得我去做吗,我还有其他选项吗。

在高考结束之前,生活是简单的,规则是明确的:分数最重要,只要能拿到高分就能解决目前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上大学)。我们甚至不需要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周围所有大人都会把这套规则反复灌输给你。

但高考结束后,从高中升入大学,看似只是从一所学校换到另一所,也许同时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所有大一新生都能模模糊糊意识到这是个人生转折点,但绝大多数都没意识到,此刻我们面前的整套游戏规则已发生巨变。分数、成绩、老师家长的赞许,那些高考前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已不再适用于高考后的全新人生。此外,小时候被灌输的“好”与“坏”的道德标准,有一部分也已经过时。逃课不一定是什么坏事,花很多时间写作业也许不是好事,对老师的观点抱有异议也不是坏事。

高考前与高考后人生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我觉得,区别在于高考前的人生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封闭系统。不论是谁,只要决定参加高考,那需要掌握的知识、参加的测试都是一样的;此时竞争的难度很大,只要打败更多竞争对手,高考中的排名就会越高,高考的结果也就越成功。

而高考后的人生则是个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和别人竞争同一样东西,不需要和别人遵从同一套规则。在开放系统里一味地照葫芦画瓢,只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竞争难度,最后达到的目标也许还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此时,比起盲目地冲入周围大多数人都看得见的白热化赛道,不如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独特的不公平优势(unfair advantage,比如环境、家境、头脑、特长等)是什么。摸索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阻力相对小的路径不容易,但肯定会比持续通过同质化竞争来获取虚假人生成就感的回报要丰厚得多。

这一条特别写给那些像我一样,带着“好学生”的标签长大,但却在高考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对旧游戏规则撒手的人。我非常理解那种感觉,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

  • 把社交媒体当作输出而非输入的平台。

这条建议是关于早点开始在网络上建立个人品牌,积累虚拟资产的吗?是,也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做个输出者的意义其实大大超越了那些功利的好处。

大多数人在社交平台上都是贡献流量和数据,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社交媒体对于这样被动接收信息的人来说并不总是个好消遣。这里不是指浪费时间精力,而是说,被动接收信息者时间常了很可能会受到偏激、不理性、有害信息的毒害而不自知。社交媒体平台流量分发的规律决定了越偏激极端的信息就越容易得到眼球和转发。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是个持续输出的人,无所谓什么定位或有多少阅读量,时间久了你会对自媒体和社交平台这些相对新生态的事物产生更多亲身体会。例如,你就会慢慢感知到,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引来转发评论或者攻击,被突然爆热门的内容引来的流量冲刷是种什么感觉。知道这些后对靠做自媒体变现自然有直接好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就可以知道当看到一条全新信息时,该以什么方式来解读它:撰写那条信息的作者是不是想红,这一点其实就一望而知了;信息夸张、虚假的程度有多大,也会多少有个判断;是不是在蹭热度,贩卖焦虑,挑拨离间,故意搞极端言论,其实也很容易看出来。这个时候,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个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很危险——是真的危险,你贡献的不只是数据和流量,同时还可能被污染了大脑。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高、相对理性的人,也许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中招,自己应该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但人总有疲惫、低落、焦虑的时候,这时还特别容易被偏激有害的信息影响,引发难以快速跳出的负面循环,造成更长期的负面影响也未尝可知。

那完全拒绝社交媒体呢?也不是不可能,但我觉得不太现实。短期内我看不到社交网络消失的可能性。那开始学着以对自己有益(或至少无害)的方式使用社交网络,长期看来还是很有意义的。毕竟,社交网络也不全是坏处,至少它大大增加了我们找到有趣的人和资讯的可能性。尤其若你是个(或以后想成为)创作者或创业者,那社交网络无疑是个有潜力极大扩张个人影响力的神奇工具。

  • 看非虚构课外书。

不把社交媒体当作输入源,精神食粮当然要从书中找。

我开始把非虚构书籍当作读书主粮的时间较晚,大概是2016年左右。几年下来,虽阅读速度一般,但也颇看了一些好书,我从中的获益完全不是所投入时间(更别提书价)能衡量的。可以这么说,大量涉猎优质非虚构书是我主动升级大脑认知方式的开端。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读者可以参考下面的类别,和我列出来的几本对我影响较大的书(没找到中译本的我就写了英文书名)。闲着没事就多看好书,没空也要挤时间看,这将是生活中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之一。

思维: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by 文森特•鲁吉罗

《把时间当作朋友》by 李笑来

脑科学:

《The Art of Impossible》by Steven Kotler

《A Thousand Brains》by Jeff Hawkins

心理学:

《Mindset》by Carol Dweck

经济:

《贫穷的本质》by 阿比吉特•班纳吉 & 埃斯特•迪弗洛

理财:

《富爸爸穷爸爸》by 罗伯特·清崎 & 莎朗·L·莱希特

商业:

《每周工作四小时》by 蒂莫西·费里斯

《Little Black Stretchy Pants: the Story of Lululemon》by Chip WIlson

历史/政治/文化:

《论中国》by 基辛格

《枪炮、病菌与钢铁》by 贾雷德·戴蒙德

社交/职场: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by 康妮

传记:

《别闹了,费曼先生!》by 费曼

  • 开始理财投资。

理财趁年轻。

哪怕没有收入,也可以从生活费中省出一点零花钱来练习理财投资。此时本金少,可能产生的损失也小;年轻人大多没有沉重的家庭责任,就算有损失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负面影响。此外,复利效应决定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理财投资的总时长比开始的本金重要地多。活得越久,钱在市场里待得时间越长,那收益就越高。

同时开始阅读一些非常基础且积极正面的入门理财书,例如《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

理财投资作为一种门槛低的被动收入来源,能让你体会到一点对未来的掌控感。这对容易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很有价值。

理财投资可以让任何一个人不必囿于某个具体工作、老板、公司甚至地理位置,开发多样化收入源,降低未来的风险。通过理财投资,「时间」从一个不断带来未知和熵增的“敌人”角色,变成了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财务目标的朋友。

  • 社交是给别人提供价值。

作为一个天性内向的人,以前的我很排斥与熟人、陌生人社交;有时在路上远远看到一个熟人,还会换个方向走开以免打照面……是的,曾经的我是个典型社恐患者。

然而一直以来我也知道 networking(搞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以前常会以挑剔、排斥的心态去社交。比如会根据对利益的估算,而决定要不要参加一个活动,或者见某几个人。这种心态也进一步加重了我对社交的反感,因为充满目的性去做一件事就不得不把自己当作工具人,这样毫无主观能动性的态度不太会带来好结果。

但是开始工作后,我渐渐地完全转变了以前对社交的认识。

一是,承认所有人都需要社交。人是社会动物。一天中与别人社交的质量其实非常影响那一天的生活质量,这从侧面证明了社交对人的重要性。社交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使用的学习方式,我们在社交中学习语言、文化、常识,以及自我认知。

二是,改变对社交的心态。不要总怀着“这个人以后也许对我有用”的想法去接近别人,而是转而去想“我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以这样真诚开放的心态去与人交流接触。这种转变会彻底改变你对社交的体验。

  • 锻炼身体,不必减肥。

不论身高体重外貌性别,健康的身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大大的外形加分项。

规律锻炼已被无数科学研究证明,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大脑健康也大有裨益。

本来写到这儿已经足够,但我还是想对年轻女生多写一句: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在过度减肥上!停止将自己的身体与明星、网红或网上不知道被PS过多少遍的照片作比较。有空闲时间不如多追真正的运动博主,通过规律运动来慢慢矫正东亚人追求“白幼瘦”的不健康审美观。既然已经写到这儿了,再顺便加一句吧:化妆护肤同理。女性在职场上本就处于劣势,再把注意力用在没啥经济回报的化妆护肤这类事儿上,可想而知对事业发展积累资产就更不利了。

  • 学习冥想,养成习惯。

长期冥想带给人的巨大益处很难向从没规律冥想过的人准确传递。我两三年前刚开始尝试冥想没多久时曾写过一篇文章《连续冥想28天》,可供参考。

神经科学层面上,已有很多研究说明长期冥想能够改变大脑,使大脑皮层增厚,提高大脑注意力等等。但作为一个已经冥想近三年的人,我想说,冥想的益处远不止给大脑带来的那些正面变化,或者说我们开始练习冥想的最大动机并不是为了“增强前额叶皮层厚度”——冥想,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至少,对我来说,冥想的习惯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一直在用 Sam Harris 的「Waking Up」App 进行冥想练习。客观地讲,如果不是通过这个 App 上的内容,冥想对我的影响也许不会这么深刻。

  • 勇于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

这条我很犹豫要不要放上来,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是句正确的废话……虽然无数人这么说,但极少有人会同时提供对问题的分析和方法论。一句鸡汤其实对读者的价值不大。

但我最后还是选择放上来,因为我觉得这毕竟是个很好的提醒。不必把这句鸡汤看作“年轻时必须叛逆必须想做什么就去做”、“再不去就来不及”这类思路,而是把它当作一个长期的提醒。

人生是场长期游戏,现在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代表以后就发掘不了,现在没条件做的事不代表以后也没条件,现在机会不成熟不代表一辈子遇不到属于自己的机会——不要丢弃年轻时那种看向未来充满希望的感觉。

  • Just have fun!

咱们东亚人擅长内卷,导致大家容易焦虑。

我就是个天性容易焦虑紧张的人,经常会在一件事发生之前很焦虑,但过后又会觉得很没必要。

大幅改变焦虑倾向不太可能,但学习一些控制负面情绪的方法依然很有好处。

比如,学着不把所有事情都看得那么严肃,学着用玩笑来化解问题和困境。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不仅可以让日常心情更轻松愉快让血压更低,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韧性。

当你以苦大仇深的态度去做一件事,如果失败了,那个打击会变得很大很大(“我都这么努力这么拼了,为什么还是不行”——悲剧主角即视感)。很多人会因为这种打击而放弃继续尝试,变得消沉或愤世嫉俗。但作为想要做点事的人来说呢,我们更需要“想要赢,也输得起”这种有韧性的精神。我们需要把人生当作一场长期游戏,这次闯关不行,下次还可以再来,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增加经验值和技能集。

我知道这么说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践起来还是很难,所以一个更实际的建议就是,看看你周围有没有那种总是很乐观放松幽默但并不耽误做正事的人,找到后就去和他们做朋友!观察学习别人是如何以与自己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的。